【云南成人高考】專升本復習資料政治--精講班-歷史的創造者
歷史的創造者 社會發展動力系統和歷史進程(下) 三、歷史的創造者 (一)社會發展和人的活動的關系 社會發展和人的活動的關系是: (1)社會發展離不開人的活動。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是人的活動的歷史,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人類承擔的。沒有人的活動就沒有社會發展。“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語) (2)人的活動離不開社會發展。社會發展的規模、程度、狀況制約著人的活動。人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劇作者”。 要對歷史的參與者和創造者作出區分。凡是在社會中從事一定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而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參與符合社會發展方向和基本趨勢活動的人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二)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因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馬克思、恩格斯語),人民群眾最終“決定歷史結局”(列寧語)。 (2)個人,即使是杰出人物,其業績的取得都必須依靠人民群眾,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脫離人民群眾,將一事無成,與人民群眾對立,將為歷史所淘汰,以遭受失敗而告終。 (3)社會發展規律必須通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出來,人民群眾之人心所向預示著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趨勢,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歸根到底體現了社會發展規律的要求。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是一致的。 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它決定生產關系并最終決定上層建筑和整個社會的發展。 (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他們的實踐活動提供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他們的實踐經驗是精神財富的源泉,同時他們也直接參加了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 (4)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總是受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3.這一原理的意義 在理論上,要反對唯心主義英雄史觀。英雄史觀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認為帝王將相和英雄豪杰的意志、思想動機決定社會的發展,這是主觀唯心主義歷史觀;另一種是認為某種神秘的精神力量決定社會的發展,英雄人物則是這種神秘力量的體現者、受托人,這是客觀唯心主義歷史觀。兩者有著共同的本質,即都認為精神力量決定社會發展,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認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 在實踐上也具有重要意義:(1)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歸根到底左右著歷史前進的方向。人民群眾的人心向背始終是社會發展中起最終決定作用的因素。人心所向體現著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預示著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趨勢。(2)要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包括: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其中,“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則是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這一原理的基礎之上的,是這一基本原理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和運用。人民群眾是我們一切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勝利之本,是我們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3)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就要深刻領會“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創造性,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始終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黨的十六大報告) (三)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1.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個人指生活在特定社會關系中的具有不同作用和個性的個體。人民群眾也由個人構成,沒有個人,也就沒有人民群眾。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取決于個人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歷史地位和所代表的階級、階層和勢力,以及個人具有的才能、知識、素質和個性等等。個人可以推動、加速社會歷史的發展,也可以延緩、阻礙社會歷史的發展。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jenniferlynnevents.com/zhengzhi/4634.html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聲明:
云南成考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