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專升本】成人高考復習資料政治--精講班-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思想理論基礎
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思想理論基礎 2.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思想理論基礎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與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準備了思想理論條件。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高揚民主與科學的大旗,給封建的專制主義與倫理道德以前所未有的打擊,啟發了人們的民主主義覺悟;并為近代以來西方的各種思想流派傳人中國打開了大門,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創造了條件。五四后,研究和宣傳馬列主義,逐步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根本條件。 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中國社會已經具備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廣泛傳播的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經濟上,新的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和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準備了物質基礎;政治上,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廣泛傳播提供了階級基礎;文化上,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準備了思想條件;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引起了中國思想界的巨變。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將眼光轉向俄國,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并初步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重新考慮中國前途問題,最終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正確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 3 毛澤東思想產生的階級基礎 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階級基礎。辛亥革命后,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工人階級隊伍日益壯大,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已達200余萬人。中國無產階級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辛亥革命后,工人運動出現了一些新動向:第一,罷工次數明顯增加;第二,由單純的經濟斗爭逐漸轉向有明顯反帝反封建要求的政治斗爭;第三,由分散的自發的斗爭轉向有組織有領導的斗爭。中國工人階級正處于由自在階級向自為階級的轉變過程中。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不斷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特別是在五四運動中首次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為馬克思主義的更廣泛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也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階級基礎。 4.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實踐基礎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實踐基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及其領導的人民革命,就不可能有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偉大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毛澤東思想正是對這些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科學總結的思想體系。同時,如何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般原理,正確判斷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社會各階級的狀況,科學認識中國革命規律,制定符合中國情況的路線,解決這些馬克思列寧主義沒有給予現成答案的特殊問題。這不僅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提出了迫切的客觀要求,也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實踐基礎。 (二)毛澤東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 這一進程大體上可分為開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繼續發展等多個階段。 1.毛澤東思想的萌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國民大革命時期) 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國民革命時期,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開始初步結合。在這一時期,以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瞿秋白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力求以馬列主義為指導考察、分析中國社會,指導中國革命。中共二大根據列寧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對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性質和中國革命應分為兩步走等有了初步認識,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在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道路上邁出了可貴的第一步。中共四大又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特別是毛澤東發表的《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于革命前途的影響》、《中國社會各階級級的分析》、《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深刻闡述了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者、前途等問題,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最初成果,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這主要表現在: (1)關于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任務。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軍閥的統治,是近代中國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中國革命最迫切的任務是:一是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二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在此基礎上實現中國的統一,建設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2)關于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關系。中共四大明確指出:中國的國民革命既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同時又“含有社會革命的種子”。 (3)關于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中共四大明確指出,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有最革命的無產階級的有力參加,并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取得勝利。無產階級要實現國民革命的領導權,必須同農民結成鞏固的工農聯盟。 (4)關于資產階級和統一戰線。中共二大后,在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開展國民革命的過程中,陳獨秀、瞿秋白等開始了對中國資產階級的研究,瞿秋白還最早地使用了“統一戰線”這個概念。中共三大強調共產黨在同國民黨合作時,要保持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中共四大初步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權和統一戰線中擴大“左”派、爭取中派、反對右派的思想。此外,周恩來在武裝斗爭問題方面也有精辟的論述。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jenniferlynnevents.com/zhengzhi/4637.html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聲明:
云南成考交流群